Part 1. 本周股市:指数冲高,钱袋子蹦跶,咱们蹲好别浪
本周五这股市可真够热闹!上证指数又双叒叕刷新了这波行情的"海拔",周收盘价也创了新高,活像班里那个突然考了满分的小机灵鬼。不过您发现没?虽然市场兜里揣着1.8万亿左右的"零花钱"(量能),但这钱袋子鼓归鼓,想冲破前高的"天花板"还是差那么点儿劲儿——倒不是没钱办事儿,实在是场子里的板块们太能折腾!
现在这市场啊,根本不缺流动性。只要某个板块的逻辑不是漏洞百出,基本都能轮着上头条。就像小区广场的轮滑队,今天街舞队形,明天花样接龙,反正大家都能露两手。所以啊,各位股友记住了:牛市生存法则第一条——挑个自己看着顺眼的"地儿",扎扎实实蹲着!
为啥说现在是"蹲坑黄金期"?经济不太行的时候,政策工具箱敲得更勤快,各种刺激牌往外甩,反而容易催生大行情。就像冬天冻得直跺脚,大家才想着生炉子、开暖气;等春天暖和了,谁还惦记着烧煤球啊?所以经济差的时候往往是牛市起点,等经济缓过来,行情反而该"收摊子"咯。
最近基金操作主打一个"反内卷":把钱往周期股和光伏里挪了挪,游戏指数基金也加了点仓,就跟给购物车添点新零食似的。股票嘛还是老规矩——买了就捂着,暂时没打算"割肉"离场。毕竟牛市里最傻的事儿,就是刚上车就想着下车买瓜子儿。
Part 2. 周日爬山记:原来炒股票和爬北高峰,竟有这么多"暗号"
今儿周日,没盯着K线图,改去吴山广场溜达了圈。回来的路上顺道爬了北高峰——这事儿我坚持小半年了,最近越爬越上瘾:抬头望山尖儿直插云霄,云朵在脚边飘,像踩了团棉花;爬得浑身冒汗,T恤能拧出水;回头看走过的台阶,小山包都在脚底下;下山时还老惦记着"刚才那段路是不是能更快"……
您别说,这爬山的门道,跟投资还真像孪生兄弟!
第一式:慢慢来,比较快
爬山最忌讳啥?鞋都没穿好就想冲刺,结果中途歇菜。投资也一样——别听人说"这只票三天翻倍"就急吼吼冲进去,也别看别人清仓就慌得手抖。每次稳稳当当踩实一步,离目标自然近一分。就像我爬北高峰,从来没跑过,但每次到山顶都特踏实:这台阶,我可是一阶一阶数过来的。
第二式:节奏比速度重要
市场里每天都在上演"冰火两重天":有人清仓跑路喊"熊市来了",有人慌慌张张减仓怕被套,也有人杠杆加满硬扛,更有人躺平装死。您猜怎么着?这些人都跟路边的风景似的——好看是好看,但不耽误您走自己的路。就像爬山时,有人走石阶,有人钻野道,有人坐缆车,可最后能登顶的,都是按自己节奏来的主儿。
第三式:离热闹远点,离好风景近点
北高峰离市区远,可正因为这份"静",才能看清山尖儿的云卷云舒。投资也一样——少盯着那些花里胡哨的消息,多研究研究手里的"好公司"。就像我爬山从不凑游客堆儿,投资也不追热点炒概念。好公司就像山顶的古寺,看着不显眼,等市场风停了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
第四式:心要稳,腿要狠
爬山最考验啥?不是体力,是耐心。中途喘得慌就歇会儿,渴了就喝口水,别跟自己较劲。投资更得有这心态——涨了别嘚瑟,跌了别慌神。我有个朋友,去年买的票套了大半年,结果今年行业东风一来,直接翻倍。您瞧,有时候"熬"比"炒"管用多了。
山顶的风还是那么凉,吹得人心里透亮。山路弯弯绕绕,坑坑洼洼,跟投资路上的震荡调整一个味儿。但您记住:只要方向对了,脚步稳了,哪怕走得慢点儿,总能摸到山顶的云。
愿咱们都能在自己的投资路上,保持那份"爬山式"的从容——不疾不徐,不慌不忙,终有一天站在属于自己的"山顶"上,吹着风说一句:"嘿,这趟,值了!"
#自律 #阅读 #个人成长
炒股怎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